四川省级领导和省直部门联系指导片区贫困县精准扶贫
关于省级领导同志及省直部门(单位)联系指导片区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省级领导同志及省直部门(单位)联系指导片区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象范围
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88个贫困县,全部纳入省级领导同志及省直部门(单位)联系指导片区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范围。40位省级领导同志和48个省直部门(单位)分别牵头联系指导1个片区贫困县、1个贫困村。
二、主要任务
督促指导贫困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攻坚决策部署,集中力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到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准确掌握贫困状况。进村入户开展“解剖麻雀”式的访谈调研,全面摸清扶贫对象基本情况,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需要,分析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落实精准扶持措施。指导贫困县制定落实过硬措施,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帮扶,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推动贫困群众限期脱贫、精准脱贫。充分整合、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帮助联系贫困县解决扶贫规划衔接、重大扶贫项目推进、相关要素保障等问题。
(三)定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每位参与联系的省级领导同志和省直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定点联系1个贫困村、1至2户贫困户,并实行动态调整,指导和帮助所联系的贫困村解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具体问题,帮助所联系的贫困户解决就医就学、危房改造等生产生活方面的特殊困难。
(四)深入宣讲扶贫开发政策。深入宣讲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把惠农政策、扶贫开发政策讲清讲透,做到家喻户晓。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转变思想观念,振奋精神状态,激发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五)指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指导贫困县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针对基层党组织现状,指导做好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升级”、选派“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基层基础保障等工作,督促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
(六)推动精准扶贫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指导贫困县把精准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培育、全面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结合起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互联网+”与发展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三、时间安排
联系指导片区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从2015年起至联系贫困县脱贫任务完成。
省级领导同志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每年深入所联系的贫困县、贫困村不少于2次。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统筹联动。省级领导同志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带头示范,把联系指导贫困县扶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与分管工作、部门职能相结合,定期研究,统筹安排,推动形成省、市、县三级整体联动格局。市(州)、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落实扶贫攻坚主体责任,加强工作对接,建立联动推进机制。省直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扶贫工作的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协同推进落实。片区外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其所在市的党委、政府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指导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二)营造良好氛围。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引导工作,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攻坚;做好对联系指导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报道,重点宣传重要意义、措施办法、进展情况、工作成效;对精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基层先进典型、先进经验,要及时挖掘提炼和总结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弘扬严实作风。把联系指导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载体,作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作为检验各级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不搞层层陪同,不得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
各牵头部门(单位)要及时反馈工作推进情况。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直机关工委要加强工作联络,做好协调服务,每半年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情况。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7月12日